最新消息

每日一篇__童道中人__埋藏在文化當中的性格

發表於 六月 25, 2018 在 10:56 上午 為

童道中人

 

還記得我當初剛來到美國的時候,發現所有人都好熱情、禮貌、友善。但過了一段時間後我迷迷糊糊的似乎看出了一些端倪,美國人好像越近就越難讀懂,不知為何雖然他們總是彬彬有禮,可卻總是感覺似乎在他們的性格裡透露著一絲冷漠。

曾有不少留學生跟我說過美國人沒有人情味兒,甚至還有人說他們太過理性,太功利。我曾經也這麼認為過,到現在看了,其實也只是環境、文化的不同導致的行為差異而已。仔細分析了一下,發現其實是可以解釋得通的。

一切都要從開始的開始說起,其實自1620年清教徒脫離英國邁入美國時,就奠定了美國的主旨文化,獨立。清教徒脫離了英國就像一個孩子脫離了父母,出門成家一樣,因此每一個美國人都深深地有一個獨立的觀念。就是這種獨立觀,塑造了美國夢,指的就是,美國人都堅信,只要經過努力,藉著「自己」的勤奮、勇氣、創意和決心邁向繁榮不懈的奮鬥便能獲得更好的生活。美國夢中的「自己」就是美國人對獨立的信仰。這樣的美國夢從建國以來就一直深植在美國人的心中。因此很多美國人的個性特點都離不開這個觀念的影響。

美國人做事非常的直率,交談中總是直入主題不愛拐彎抹角,有的時候更不會在意別人的感覺。相較之下,中國人更在乎彼此的情感,而直率、耿直的切入主題並不是一個維繫感情的好方法,有時在交談中客套一下,心中的主要目的就被引發了。

舉個親身經歷的例子,有一次我在波特蘭市中心的一個咖啡廳中,遇見一個正在學習中文的美國人, 他全神貫注的凝視著那本在桌上敞開的筆記本,手中的鉛筆慢慢的移動著,試著臨摹出中國字體。看著他那歪歪扭扭的字體,我心中感覺大有意思。【圖45】

「嗨,你是在寫中文嗎?寫的不錯哦!」 我微笑著向他打了聲招呼。

「是的,謝謝!」他眼神中閃爍著不可思議。

「我是中國人。你已經做的很好了,加油!」 我向他點了點頭,轉身走向櫃台點了一杯咖啡。等到我回來的時候,剛喝下一口滾燙的咖啡後。身後卻響起了聲音。「你好,請問你叫什麼名字?」是剛才那個美國人。

「我是Harry。」這次感到驚訝的反倒是我。

「我叫馬特,能佔用你幾分鐘嗎?」……

他只問了幾個問題,但每個問題都非常簡潔,在短短的五分鐘內,我瞭解到他是波特蘭一所大學的學生,他想要去中國教潛水,但需要提前學一些語言技能,而他發現自學中文簡直是難如登天,問我能不能做他的中文老師。他瞭解到我是一名高中的國際生後,又告訴我他在大學主修英語,或許某個週末可以一起出去喝杯咖啡,然後我能幫他解決一些中文上的問題,他能幫我修改一些學校的英語作文。然後我們互換電話號碼之後就分道揚鑣了。

從我進入咖啡廳到走出咖啡廳,手錶上的分針才跳動了十五個小格……。 雖然幾個星期後的今天他還未曾再次聯繫我,但我想要表達的主要觀點是:美國人的坦率、耿直其實就是將利益最大化的表現。

 

不少美國人的時間觀念非常強,為了能夠提高工作效率,想要成功的美國人總是將一天安排的滿滿的,他們真的將時間看做金錢。相較而言,中國人的時間觀很長,做事動輒以天來計算,而不像美國人以小時來計算。美國人非常愛策劃,每當我告訴寄宿爸我在學校將會有個活動時,總是能看見他打開手機的日曆軟體,查看那一天的計畫。而這種時間觀明顯的增強了他們辦事的效率,也能將利益最大化。

美國的獨立體系,不僅賦予美國人一個能夠憑靠自己獲得成功的美國夢,更是教導了美國人一個如何將生活效率化的方式。清教徒的獨立觀,已經在美國文化中沉澱了兩百多年,人們早已習慣了這種直來直往,互贏互利的生活觀。這樣的社會體系發人深省,他們看似沒有人情味的原因,對他們來說卻是為實現夢想更邏輯的一種方法。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

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