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篇__童道中人 自序 —讓成長從改變開始
如果回到出國前,
我希望有人能問我這樣的問題:
「你真的準備好了嗎?」
「你真的準備好第二語言了嗎?」
「你真的準備好獨立生活,獨立思考了嗎?」
「你真的準備好離開父母,踏上這條不歸路了
嗎?」
「你真的準備好融入國外的無數文化差異,甚至在文化夾縫中掙扎了嗎?」「你真的準備好接受另一個完全不同的社會價值觀,甚至被質疑你的價值觀了嗎?」
事實是,我沒有準備好。
2016年8月22日,從未離開過祖國的我,獨自登上了飛往美國的航班。當我獨自一人踏入美國海關時,我意識到,在日後的五年甚至十年中,我都將一個人面對所有的挑戰,都將一個人對我的人生做出抉擇。這一切突如其來的改變,都讓十六歲的我感到措手不及。
時至今日,我發現曾經的我沒有準備好如何用第二語言表達自己、沒有準備好失去我從小到大所擁有的依靠。美國的高中生活雖然豐富多彩,但我卻在無數的茫然之中,發現自己沒有準備好被文化差異重新改變曾有的價值觀。也沒有準備好獨自面對人生中重要的抉擇。
即使我在中國已經準備了一年之久,即使我早已對美國文化耳濡目染,但沒有人能真正體會,國際生面臨著多大的挑戰。
其實,又有誰準備好了呢?有多少國際生在初到美國時毫無頭緒?多少國際生在文化的隔閡中茫然失措?多少國際生被語言和文化差異封住了嘴巴,甚至改變了性格?身處於世界的另一端,實在有太多事情可以出錯了。
誠然,對於我們來說,出國留學,可能是家長的決定、可能是預備未來的大學生活、可能是想脫離中國的教育體系。但當家長正在對我們的生活追根究柢時、當曾經的同學正在羡慕我們學業輕鬆時,心中的苦澀便會不斷地質疑著我們的初衷。這條不歸路,真的值得我們去探索嗎?這個問題,曾無數次出現在我的腦海當中,當文化從新奇轉變到厭倦時,心中的質疑聲就會不斷響起。
語言將我們的內心與世界隔離,感受到未曾有過的孤獨時,我感受到了靈魂的顫抖。
那一刻,我倔強的對自己的懦弱說不。我意識到出國留學是一個背水一戰,破釜沉舟的過程。我開始了對自己的挑戰,意識到最差也不過回到原點。我開始注意到文化差異給我帶來的益處,差異給我們提供了對比的機會,又讓我們看清利弊。出國留學,就好像走出廬山,曾經的我們「不識廬山真面目」,而在另外一個文化中我們可身處廬山之外看到廬山與外面世界的差異,從而做出比較,看清利弊。
我開始無時無刻不尋找提升的機會,成功沒有「說明書」,但成長卻有「啟示錄」。無數的青年才俊讓我找到榜樣,設定目標。一次又一次的邁出那曾經讓我安心的舒適圈,我漸漸發現了成長是從改變開始的。
仔細想想,那曾讓我感到恐懼的改變,似乎給我帶來了無數的提升。
當我意識到這一點時,我開始有意識的記錄我的生活,那些如果回到出國前,希望有人告訴我的、那些成長中曾讓我不明所以的經歷、那些埋藏在文化中性格。
哪怕這些經歷可能只是美國文化中的冰山一角,哪怕這些經歷可能只是你在美國生活萬千可能性中的一種。這些事,這些話,我還是希望你能聽到。
如果現在有人問我這樣一個問題:「你後悔自己當初出國留學的決定嗎?」
我會回答:「不,我相信成長是從改變開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