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工具在兒童主日學之應用
一、AI工作原理
- 四大步驟
- 餵數據:AI需要「吃」大量資料(如文字、圖片)才能學習。
- 找規律:從資料中找出模式(如人類學習課本知識)。
- 建模型:根據規律建立知識體系(類似大腦記憶)。
- 做預測:用模型解決新問題(如應用所學答題)。
- 生成式AI(如ChatGPT)運作流程
- 數據收集→ 預訓練(學習預測下一句)→ 微調(針對特定任務優化)→ 生成文本。
- 比喻:像訓練一個超強助理,先大量讀書,再練習回答問題。
二、AI工具應用
工具分類與用途
類型 | 工具示例 | 用途範例 |
文生文 | ChatGPT、Deepseek | 寫靈修短文、教案生成、生成測驗題、改寫劇本 |
文生圖 | Recraft、ChatGPT、Leonardo.AI | 設計活動海報、聖經故事插圖 |
文生語音 | CapCut、Clipchamp | 製作有聲聖經、錄製活動旁白 |
文生影片 | Runway、Canva | 創作聖經動畫、營會回顧影片 |
文生PPT | Gamma、Xmind、Canva | 快速生成課程簡報、設計教學心智圖 |
提示詞技巧
- R-T-F框架:
- Role(角色):設定AI身份(如「你現在是聖經教師」)。
- Task(任務):明確需求(如「寫兒童靈修短文」)。
- Format(格式):指定輸出結構(如「主題+經文+自省提問」)。
- 提示詞範例: 「你現在是兒童主日學教師,根據《創世記3:1-17》設計5個是非題+3個選擇題,適合7-11歲兒童。」
三、教學設計範例
- 聖經課程設計
- 靈修短文撰寫:
提示詞:「針對《使徒行傳1:3-11》寫一篇400字兒童靈修短文,包含主題、背誦經文、2個自省問題。」
聖經測驗題生成:
提示詞:「根據《創世記3:1-17》設計5個是非題+3個選擇題,附解答。」
- 改編聖經劇本:
提示詞:「將《約翰福音4:26-54》改寫成10分鐘兒童劇本,加入趣味對話。」
- 神學概念解釋:
就基督教「三位一體」教義, 如何 以簡單有趣容易理解的方式, 解釋給 9到12歲的孩子, 請舉三個例子。
- 節慶活動規劃
- 聖誕節活動:
提示詞:請你以兒童主日學老師的身份,設計一個適合5~11歲孩子,慶祝「聖誕節」的活動企劃,包含活動名稱,流程,所需的設備,活動時間 。
輸出範例:海報設計(紅綠金色系、馬槽場景、兒童手作)。
- 感恩節活動:提示詞:「設計2個30分鐘感恩活動,加入經文,適合10-11歲兒童。」
範例活動:
-
- 感恩樹:寫感恩卡貼樹上(參《帖前5:18》)。
- 角色扮演:演出聖經中感恩故事(如《路加福音17:11-19》)。
- 夏令營與課程規劃
體能闖關活動:
提示詞:「針對兒童夏令營會,設計10個體能闖關活動,含名稱、流程、設備,活動時間50分鐘。」
範例:
活動名稱 | 流程 | 設備 |
挪亞方舟 | 小組搬運物品過障礙物 | 軟墊、籃球、計時器 |
四、特殊需求牧養
兒童牧養
-
- 提示詞:「針對單親兒童,提出6個牧養方法(含教師、家長、同學資源)。」
- 提示詞:請以書籍《兒童愛之語》,針對教會“單親兒家長“規畫6周的讀書會課程
五、總結
- 關鍵原則:
-
-
- 明確提示詞格式(R-T-F框架)。
- 結合具體經文與情境需求。
- 活用AI工具分類,避免混淆。
-
- 注意事項:
-
-
- 驗證AI生成內容是否符合教義。與牧師或牧長討論生成內容的正確性,或使用其他的AI APP重複驗證內容。
- 保護學生數據隱私(如避免公開真實姓名)。
-